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自1956年人類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學科起,在六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中,人工智能成為一門前沿科學,形成了其特有的3種特征及其三類表現。
人工智能發展從被動、單一、隨機變成主動、全面、精準
1.從被動的人工知識儲存與表達到人機協同和融合,主動分析處理。
人工智能發展初期,是被動式地接收知識數據,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隨著知識庫的數據的累積,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不同數據的對應結果,總結出其中的規律,從而變成主動、智能,為人類決策提供幫助。
2.從單一的點、線、面學習,到整個體系、整體環境進行系統全面學習。
人工智能在學習知識起初,是局限在某個行業領域的,針對的是某個環節或者功能進行的單一學習。隨著人工智能發展與應用,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對整個體系、環境進行學習,智能分析未來的發展場景,并推薦出更優的發展策略及其對應的原始數據。
3.從聚焦個體智能到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群體智能。
伴隨著學習能力的強化,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也不斷放大。智能汽車、智能工廠、智能實驗室不斷涌現。
人工智能發展狀態呈現“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三類表現
弱人工智能是利用現有智能化技術,來改善我們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一些技術條件和發展功能。
強人工智能階段非常接近于人的智能,國際上普遍認為這個階段要到2050年前后才能實現。
超級人工智能是腦科學和類腦智能有極大發展后,人工智能就成為一個超強的智能系統。
總體而言,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但以更高水平接近人的智能形態存在,而且以提高人的智力能力為主要目標來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比如人臉識別技術。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產效率與生活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