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激烈的租賃市場,寫字樓業主紛紛轉向智能建筑,以獲得優勢。除了為業主提供節能和運營性能的改善,智能建筑還必須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這要超過或至少匹配員工遠程工作時享受的家庭舒適。
物聯網(IoT)設備可以監測和分析溫度、照明、室內空氣質量(IAQ)和使用情況,創造易于工作的環境,并有潛力提高辦公室的生產力。
互操作性使物聯網設備能夠進行通信、共享數據,并對辦公環境及其利用的變化做出一致的響應。當他們一起工作時,他們會為工作空間的運作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然而,互操作性和集成可能給設施管理人員帶來挑戰。智能建筑往往缺乏互操作技術,這反過來降低了物聯網的價值。設施管理人員必須考慮如何集中從物聯網收集的數據,并確保智能建筑完全集成。
物聯網快速發展
早在2020年,LMG的研究就為辦公室描繪了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告訴我們,疫情讓他們重新評估了自己的房地產策略,但只有14%的人表示,他們將在未來兩年內積極做出這些改變。
現在,員工和雇主似乎都對自己需要從辦公室得到什么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們正在尋找舒適、可定制的工作空間,以促進員工的安全和福祉,這推動了物聯網智能辦公室的發展。
物聯網投資加速。根據《財富》商業洞察,物聯網市場在2021年的估值為3847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長到2465億美元。這一預期增長的一部分將用于使企業房地產更智能、更高效。
物聯網承諾降低能源和維護成本,同時以無接觸的用戶體驗吸引租戶,這激發了許多創新用例。
物聯網辦公室的好處
物聯網辦公室促進了盡可能無縫的積極的使用者體驗。我們傾向于將物聯網與家庭中的功能聯系起來——從語音操作設備到智能冰箱——這些功能會告訴你何時需要補充庫存。隨著混合型工作成為常態,一棟建筑必須足夠吸引人,讓人離家出走。將物聯網引入工作空間是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疫情加強了辦公室雇主對生物安全的關注。智能建筑可以通過傳感器監測室內空氣質量和居住水平來促進生物安全。這將確保居住保持在安全水平,并確保空間通風良好:隨著新冠病毒變種不斷出現,這是一個優先事項。
更重要的是,混合工作模式需要靈活性,而物聯網在確保混合工作模式平穩交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與辦公桌熱預訂系統相連的傳感器意味著,不管員工什么時候進來,他們都可以找到一個舒適的座位。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控制門禁卡、照明和其他設備的能力,讓那些沒有朝九晚五工作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空間。
這些智能建筑和物聯網技術使建筑環境在改善員工福利和底線方面發揮作用。因此,推動物聯網投資是積極的,但平穩的交付并不能保證。
實現互操作性
物聯網設備的廣泛選擇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智能建筑中可能會部署多個物聯網系統,這使得維護、監控和收集可操作數據變得困難。
在真正的智能建筑中,物聯網設備彼此之間就建筑環境的狀態進行通信。例如,建筑物內的照明和溫度控制系統可以在檢測到有人存在或入住率達到約定的閾值時啟動,以節約能源。這種互操作性減少了設施管理員的工作量,他們可以設置這些系統來匹配使用者的時間表。
訪問控制也受益于互操作性。傳感器可以允許和監控建筑物的進出。設施管理者通過將該功能部署到一個公共的建筑網絡上,并將其與移動和Wi-Fi數據相結合,以提供更詳細、實時的入住和活動水平視圖——了解在何時何地使用了哪些空間和服務。
這種規模的物聯網需要通過無線和有線協議連接設備的能力,并需要一個健壯、開放但安全的IT基礎設施。
孤立的維護
然而,大多數智能建筑目前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的集成。高科技辦公室里的新設備通常是由專門的承包商來操作的,他們各自維護自己的設備。
但當事故發生或設備故障時,會發生什么呢?在診斷過程中,設施經理必須與多個分包商聯系,并與各種支持人員聯系。由于業主單獨處理每個承包商,費用也會累積。
物聯網應該具有成本效益,因為智能設備應該在問題惡化之前發現維護問題。孤立式的維護結構意味著設施管理人員無法從中獲益。
上個月,倫敦寫字樓的入住率上升至42%,但人們對寫字樓未來的作用仍不確定。隨著維修事故的反復發生,它們經常會分散辦公室員工的注意力,可能會破壞他們的體驗。他們冒著讓辦公室變得不那么有吸引力的風險,而此時正是許多員工猶豫要不要回來的時候。
此外,由于從物聯網收集的數據是豎井式的,因此更難以了解居住者如何使用工作空間。因此,業主對辦公室用途的變化反應不大。
實現互操作性的途徑
只有當它們的組件被適當地整合在一起時,智能建筑才是真正的“智能”。因此,設施管理人員必須考慮如何集中從多個傳感器和其他設備收集的不同數據。
物聯網的真正價值來自于它們產生的數據——使企業能夠分析峰值,確定趨勢,并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
有線和無線的物聯網網關是實現互操作性和支撐構建環境中的數據捕獲的關鍵。這些專門的網關支持各種各樣的設備,這意味著業主可以打破豎井,創建真正融合的物聯網網絡。無線網關和傳感器的部署和處理速度特別快,不需要幾個小時的工作。
這些網關將數據傳輸到基于云的軟件,這意味著來自所有傳感器的數據都很容易訪問。設施管理人員可以使用該軟件可視化他們的數據,并跟蹤整個網絡的性能和利用率。這樣的平臺可以引入復雜的物聯網部署,即使是在傳統建筑中。
前進的道路
互操作性和集成為物聯網部署增值。它們使業主能夠將“小工具”變成工具,為居住者提供很棒的體驗。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的數據聚合級別創造了豐富的數據來源和業務洞察。
員工的期望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辦公室現在正在與家庭辦公室競爭。由物聯網驅動的智能建筑,可以創造一個可定制的、舒適和高效的工作環境。
為了實現這一點,設施管理人員需要向更集成、更通用、更企業級的建筑網絡邁進。隨著物聯網產品的不斷擴大,以及更多設備的添加,大規模交付將成為一個更大的挑戰。
通過優先發展其IT基礎設施,業主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使辦公大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