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物聯網分析公司Berg Insight的數據,去年是蜂窩物聯網模塊行業取得突破的一年,蜂窩物聯網模塊的年出貨量在2021年增長39%,達到4.28億個。
年收入增長更快,以54%的速度增長,達到53億美元,反映出在供應受限的環境下,客戶的需求強勁。盡管供應短缺可能導致一些庫存增加,但幾家供應商報告稱,2022年第一季度將繼續強勁增長,這表明短期需求仍然強勁。
Berg Insight最新的蜂窩物聯網模塊供應商市場份額評估結果顯示,五大蜂窩模塊供應商——quectel、Fibocom、Sunsea AIoT、Thales和Telit——在收入方面占據了68%的市場份額。
總體而言,2021年是蜂窩物聯網模塊行業創紀錄的一年,所有主要供應商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中國供應商繼續引領市場,部分原因是國內物聯網市場的顯著增長,目前占全球蜂窩模塊需求的55%以上。
主導技術是4G LTE,因為LTE Cat-1、NB-IoT和LTE-M在中低端市場取代了2G和3G技術。受中國強勁增長的推動,LTE Cat-1模塊的出貨量在這一年增長了近兩倍,支持單天線版本LTE Cat-1 bis的國內供應商的芯片組價格大約是標準LTE Cat-1平臺的一半。
中國采用LTE Cat-1的結果是NB-IoT出貨量同比增長放緩。與前一年類似,NB-IoT模塊出貨量主要局限于中國。在國際上,NB-IoT模塊的出貨量為數百萬,需求主要由智能燃氣表和智能水表的部署推動。
LTE Cat-1模塊在北美、歐洲和亞太部分地區也占有很大份額,盡管LTE-M被視為對功耗要求更高、壽命更長的物聯網設備越來越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由于LTE-M和NB-IoT都支持5G,因此它們適用于將在該領域使用超過十年的物聯網設備,這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發達市場的移動運營商將在近十年內開始逐步淘汰他們的4G LTE網絡。
LTE-M模塊目前的出貨量遠遠超過中國以外的NB-IoT出貨量。與NB-IoT相比,LTE-M設備的無線軟件升級能力已被證明是該技術成功的關鍵因素。
5G NR模塊的出貨量開始在連網汽車和物聯網網關等產品類別中發力。3GPP第17版引入了5G NR對低容量(redcap)設備的支持,將5G NR擴展到不太復雜的物聯網設備,用于與LTE-M或NB-IoT相比需要更快速度的高端應用。該技術將替代LTE Cat-4和LTE Cat-6設備,例如可穿戴設備、遠程信息處理網關、工業儀表和報警面板。
報告稱,作為3GPP Release 18的一部分,增強型redcap(e-redcap)將提高能效,并為LTE Cat-1設計提供遷移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