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卡作為智能設備的SIM卡,近幾年隨著智能設備迎來快速增長(以智能可穿戴設備為例,其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148億增長到2021年的699億),物聯網卡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但事實上早些年物聯網卡銷售量的增長并不都是物聯網設備需求驅動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進入了灰色甚至黑色地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物聯網卡曾經身不由己的黑歷史。
物聯網卡早年亂象
亂象一:被用來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水軍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網號注冊服務。
之前,物聯網卡以企業營業執照為標準,可以批量開卡,由于連實名認證都不需要,企業拿到物聯網卡后要怎么使用都可以,這就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甚至形成了黑色產業鏈。根據2020年的數據,物聯網卡實施違法行為的數量達到1850萬張,是手機黑卡548萬張的3倍以上。所以,物聯卡當時是“電信詐騙”最好的工具。
在山東威海偵破“3·13”案中,威海網安部門打掉一個為下游犯罪提供物聯網卡及隱蔽上網鏈路的黑產團伙,抓獲包括運營商內部工作人員牛某在內的犯罪嫌疑人23名。2017年以來,上海某公司吳某勾結某運營商員工牛某,批量購買100萬張定向流量物聯網卡,違規搭建代理上網服務器并將裸卡銷售,致使大量物聯網卡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經查證,該公司累計違規銷售物聯網卡222萬余張,非法獲利1000余萬元。而這個案件也僅僅是冰山一角。
沃卡惠是中國聯通物聯網長期合作伙伴,為了防止此類現象發生,為了更好服務普通大眾群體,我們的物聯網卡都需要經過實名認證。
亂象二:不良商家賣物聯卡給消費者后,隨時準備跑路。
不良商家會以開卡費低,流量費比手機卡低等為誘餌騙消費者買卡,等他們把手上的卡賣完后,就拍拍屁股走人,消費者再也聯系不到他們。
沃卡惠成立于2018年,目前在深圳、武漢、成都都有分公司,實力雄厚,我們正努力向立足恩施、面向湖北、服務全國的物聯網領先企業的目標前進。
亂象三:很多代理商并無平臺自助管理,企業使用物聯網卡時難以查詢,無法記錄設備數據,容易造成欠費停機,用戶體驗差。
沃卡惠成立有研發中心、營服中心、綜管中心,打造車聯網、智慧家居、智能穿戴等特色產品。開發運營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Cloud+,形成了物聯網“云=管-端”全方位的體系架構。
物聯網卡的規范化:多種舉措并行,保證專卡專用
國家為了監管現在泛濫的插拔式物聯網卡和云SIM卡,要求運營商加強對物聯卡的監管,現在對于物聯卡也開始強制要求實名認證,目前的物聯卡實名認證需要的資料有:
對于企業智能設備采購物聯卡,必須要提供企業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資料、使用設備資料等等(不同的商家可能對于需要的資質不同,但是大同小異),缺一不可。
對于個人手機卡購買物聯卡,從最早的無需身份實名,到現在的上傳身份證照片,再到上傳手持身份證實名,目前,物聯卡又開啟了活體認證識別。比如中國聯通物聯卡,在實名認證的時候需要上傳身份證信息+身份證正反面+需錄制一段視頻。
另外,針對物聯網卡安全問題,工信部為了加強公共檢測,已建成物聯網卡安全管理試驗平臺,強化異常卡監測發現,著力清理整頓“睡眠卡”、“靜默卡”、“一證多卡”、虛擬運營商存量卡等高風險號卡,已監測物聯網卡12億張、具備對11類安全風險的監測處置能力。
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工信部還同意三大運營商推行貼片式物聯網卡,貼片式物聯網卡就是直接將卡嵌入到設備芯片上,焊接在主板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也就是說,這樣用戶就不用再像之前一樣在使用設備時插入物聯網卡了。用戶無法拔出物聯網卡以作它用,這樣可以對物聯網卡進行有效管控。
寫在最后
物聯網卡在誕生之初備受期待,也吸引來一些想賺快錢和心懷不軌的玩家。隨著監管措施逐漸完善,整個行業逐漸規范化,非法玩家玩不下去,之前那些售后服務差,賺點小錢就跑的小代理商也因為口碑變差,或被運營商收回代理資格,而漸漸淡出這個市場。那些售后服務好,可以提供物聯網卡管理平臺的公司慢慢做大做強,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賴。現在整個物聯網卡行業呈現出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相信在未來也會隨著物聯網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