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項研究預測,到 2025 年,遠程醫療將增長 7 倍。全球疫情大流行擾亂了醫療保健行業,并加速其邁向智能健康的新時代。與此同時,患者行為也發生了變化:美國的一項新調查發現,由于持續的健康危機,三分之二的人現在愿意嘗試虛擬護理。
遠程醫療涵蓋了廣泛的技術,包括遠程患者監測,使醫療保健能夠在傳統醫療保健設施之外提供——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并降低疾病傳播風險。但是,要使遠程醫療以最佳效率工作,它需要高度準確,并能夠實時傳遞生命體征數據。遠程醫療設備需要出色的物聯網連接——延遲的風險代價高昂,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數字健康和家庭護理的三個領域,其中連接性至關重要。
被動監測
這涉及家中的連網設備默默地監測患者行為。通常,這些設備不會做任何事情或予以干涉,但關鍵是,如果它們注意到相關變化,它們就會觸發指令。
有些可能會觸發即時響應,例如,跌倒探測器可以立即聯系護理人員。其他則可能需要使用從多個連網設備中收集到的數據,以解析更微妙的指標。
Alcuris的Memo 中心就是后者的一個很好例子。該中心連接個人家庭中的智能設備,如水壺和電視,并將這些數據回傳到Alcuris AWS云數據庫,在那里進行分析以得出見解。如果患者通常的行為模式突然發生改變,這將觸發警報。
主動監測
這是物聯網設備需要用戶或護理人員主動采取行動的地方。
家中的攝像頭或揚聲器允許親屬或護理人員定期查看。緊急按鈕讓用戶確信,如果他們需要,按動按鈕后一定會有人提供及時救護。
支持物聯網的 GPS吊墜可以隨身攜帶,能夠提供直接幫助,以及幫助定位用戶。
狀態監測
最后一個領域涉及持續監測健康狀況,結合前兩種方法,通常涉及更多個人和詳細的健康數據。這既用于臨床試驗以了解藥物療效,也用于監測長期狀況和治療依從性。
可穿戴式活動檢測器可用于檢測關節炎患者輕微的緩慢活動;血壓或液體樣本診斷裝置可以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或確認已服用藥物,并將其上傳至醫療數據庫。許多此類產品將傳感器與自我報告機制相結合,例如通過專用平板設備或軟件應用程序。
一個例子是飛利浦 Motiva 系統,用于慢性病患者。該系統為患者提供了連網的秤和裝置來測量生命體征,這允許患者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并與護理人員視頻通話。由于數據的敏感性,這些裝置都通過一個安全的連接系統進行管理,而不是使用第三方設備。
良好物聯網連接的價值
這些互聯創新為科技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并降低了醫療、保健和保險方面的成本。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慢性疾病,這對于商業創新和社會福祉來說都是一個迅速擴大的機會。遠程醫療和遠程護理正在改變護理質量和效率,并創造數字化的患者體驗;鼓勵患者獨立生活并控制其慢性疾病。
將物聯網驅動的智能醫療引入家庭,增加了患者獲得基本護理的靈活性,并改善了健康結果,同時緩解了醫院機構和社區護理的壓力,而確保此類設備具有可靠捕獲、共享和分析數據的連接性將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