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協議是指在物聯網環境中用于設備間通信和數據傳輸的協議。根據不同的作用,物聯網協議可分為傳輸協議、通信協議和行業協議。
傳輸協議:一般負責子網內設備間的組網及通信。例如 Wi-Fi、Ethernet、NFC、 Zigbee、Bluetooth、GPRS、3G/4G/5G等。這些協議能夠確保在網絡上傳輸的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訊協議:主要是運行在傳統互聯網TCP/IP協議之上的設備通訊協議,負責設備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交換及通信。例如 MQTT、CoAP、HTTP等。
行業協議: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標準協議。例如車聯網 JT/T808、視頻GB/T 28181等。
傳輸協議
藍牙、WiFi、ZigBee協議比較
目前來說,WiFi的優勢是應用廣泛,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ZigBee的優勢是低功耗和自組網;UWB無載波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是傳輸速率;藍牙的優勢組網簡單。然而,這3種技術,也都有各自的不足,沒有一種技術能完全滿足智能家居的全部要求。
藍牙技術的出現使得短距離無線通信成為可能,但其協議較復雜、功耗高、成本高等特點不太適用于要求低成本、低功耗的工業控制和家庭網絡。尤其藍牙最大的障礙在于傳輸范圍受限,一般有效的范圍在10米左右,抗干擾能力不強、信息安全問題等問題也是制約其進一步發展和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因素。
WiFi也是是一種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可以隨時接入無線信號,移動性強,比較適合在辦公室及家庭的環境下應用。當然WiFi也存在一個致命缺點。由于WiFi采用的是射頻技術,通過空氣發送和接收數據,使用無線電波傳輸數據信號,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
ZigBee則是國際通行的無線通訊技術,它的每個網絡端口可以最多接入6.5萬多個端口,適合家居、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使用,而藍牙和WiFi網端只能接入10個端口,顯然不能適應家庭需要。ZigBee還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優勢。
通訊協議
MQTT、CoAP協議比較
MQTT是多對多通訊協議用于在不同客戶端之間通過中間代理傳送消息,解耦生產者與消費者,通過使得客戶端發布,讓代理決定路由并且拷貝消息。雖然MQTT支持一些持久化,最好還是作為實時數據通訊總線。
CoAP主要是一個點對點協議,用于在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傳輸狀態信息。雖然支持觀察資源,CoAP最好適合狀態傳輸模型,不是完全基于事件。
MQTT客戶端建立長連接TCP,這通常表示沒有問題,CoAP客戶端與服務器都發送與接收UDP數據包,在NAT環境中,隧道或者端口轉發可以用于允許CoAP,或者像LWM2M,設備也許會先初始化前端連接。
MQTT不提供支持消息打類型標記或者其他元數據幫助客戶端理解,MQTT消息可用于任何目的,但是所有的客戶端必須知道向上的數據格式以允許通訊,CoAP,相反地,提供內置支持內容協商與發現,允許設備相互探測以找到交換數據的方式。
行業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