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AI,早在六十年的1956年夏天人工智能學科就誕生了。現如今科技發展,使人工智能應用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科技水平提高會不斷完善壯大。說到底就是通過模擬人腦認知世界,思考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來分擔人類的工作,讓我們專注享樂。
如果你知道了AI,就一定要知道圖靈測試。這個人為AI設置了高考級別的圖靈測試,把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由人通過打字機和機器聊天,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對方是人還是機器,那么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并被認為具有近似于人類的智能。
一份來自牛津大學的報告預測,到2050年美國47%的就業崗位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在英國,這個比例是35%,在中國這個比例居然高達77%。在整個世界經合組織國家,平均57%的工作崗位將實現自動化,富士康目前已經裝備了超過4萬臺機器人。
AI這么厲害,卻還沒有統治世界。那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巨大的缺陷,缺乏自我發展的原動力,現在的 AI沒有欲望,沒有感情,沒有自我意識一切升級與維護都被動的依賴著人,假如地球上的人類在今晚全部都消失了,剩下的只不過是一堆廢鐵。電能耗盡之日,也就是它們終結之日。
AI其實是一名90后,計算機經歷了46年更迭換代,終于在1991年進入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領域,從此開始朝著模仿人的思維努力,在科技層面為人類解決了很多方面的問題,在其他方面野嶄露頭角。比如下棋,今年6月21日,第三屆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三十二強中,中國棋手王昊洋六段,擊敗了日本圍棋程序DeepZenGo賽后發明人加藤英樹坦言。是程序有漏洞導致判斷錯死活,好吧,棋輸了沒關系,日本發明 AI女友的成就,我們還是認可的。
美國把 AI試著用于法庭,一名叫Eric Loomis的黑人漢子就躺槍了,在AI的首度裁決建議中。Loomis因為偷車抗警和跑路被判處以死刑,最終Loomis被判了6年監禁,至少有部分的判決來源于AI。
AI被用于做出正面的裁決,也可用于實施網絡犯罪,根據英國權威咨詢機構未來研究部門的專家所做的研究,到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將超過人類犯罪率,成為最大的犯罪群體,失去控制或被犯罪分子控制的無人駕駛汽車或無人機,也有可能帶來禍害,尤其是被犯罪分子劫持或重新編程的情況下,可是,對于 AI判什么刑才算合理呢?拔插頭嗎?
AI的觸角其實早就碰到藝術,有人堅稱,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中,藝術將成為最難被接近的部分,但過去兩年,在人工智能熱潮中,Magenta項目的流行歌曲相繼被聽到。也看到了Google Deep dream做的畫。以及人工智能小冰寫的詩,“淚痕,也模糊的不分明了,我的生命是藝術,有黃昏時,西天的浮云,用殘損的手掌祈求”。
當AI太接近人類的時候,人類就會變得迷茫了,哲學大師丹尼爾.丹尼特認為,人也不過是一臺有靈魂的機器而已,而另一位哲學大師約翰.羅杰森.希爾反駁說,如果一臺機器的唯一工作原理就是轉換編碼數據,那么這臺機器必然沒有智能,你覺得呢?